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面临的很大挑战,就是怎么拥有可延展的收入模式。
5月27日,风和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吴炯在上海交通大学首届“金融聚交”论坛上发表了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他从投资人的角度指出,人工智能领域近两年非常火爆,但行业中出现了一些鼓吹现象,导致滥竽充数的企业不少,部分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企业早期估值又过高。
他还表示,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商业模式如何实现“可延展性”?简单讲,就是不能卖工具,如果把产品仅仅作为一个软件去卖,那盈利空间不大,必须要把收入来源从软件变成服务。
在投资策略方面,他介绍,主要是更加看重数据。因为人工智能的算法都有公开的技术支持,一个好的开发团队,半年至一年便可入门。“好的数据资料其实是人工智能创业最核心、最关键的稀缺资源。”
以下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的部分演讲内容(有删减):
十年技术突破
90年代初,人工智能进入沉积期,一直到2006年,才重新迸发出火花。最重要的是2006年到2010年,这三四年中,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了两个技术突破。
一是硬件方面,因为云计算的普及,计算能力大幅提升;二是软件方面,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06年,一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算法有了一个革命性创新,简单讲就是把神经网络做得更深,这样可以更好模拟人脑的学习和思考的方式。
这就是所谓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这两件事情一发生,人工智能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台阶。
我念大学时,当时在人工智能这门课上,我们用的方法是专家系统和规则系统。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用的所有逻辑规则、所有数据的支持都是要编程者自己把它制定出来,然后写到规则库里去。
人总结一条规则是相当不容易、相当慢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受限于编程者能够发现多少规则,有了这个规则人工智能才能进步,但这个进步速度非常慢。
然而2006年我们有了机器学习,有了深度学习的方法,机器可以自动归纳出规则,这就是革命性的突破。
突破之后,人工智能又经历了高速增长。看到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以前那种所谓的非结构化数据、模糊化数据,包括语音、图象、视频、自然语言文字等,电脑处理技术进步非常快。
这些非结构化信息,以前电脑处理起来是比不上人脑的。人脑看一个图片,图片是一辆汽车,很容易判断出来。但是因为有了深度神经网络,电脑可以模拟人脑的运作方式,所以这十年中,图象处理、音频处理方面进步飞速。
我们看过最强大脑,在人脸识别方面,电脑已经全面超越人脑;还有语音识别,10年前自动语音辨识系统错误率还非常高,但是今天电脑的准确率是可以超过人类记录的。这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AI最拿手的一件事情。
还有机器翻译,以前的机器翻译是没法用的,现在我们微信里就有机器翻译,你说一句英文它翻译成中文,绝大部分是很像样的,用的都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
人类是否会沦为人工智能的奴隶?
这里也出了一些比较有名的公司。有一家公司叫Face++,可惜我碰到创始人的时候,他的公司已经太有名了。
跟他聊,我说公司很牛逼,我是不是能够投一点?就问了一下上一轮估值在多少。他说上一轮阿里巴巴投了,估值四亿美金。我只能说这句话,我们相见恨晚。
语音识别也是,我觉得电脑和人的交互,主流的方向可能会变成语音交互。
现在有款非常有名的产品,它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后所有家电都能用它串联起来,开关窗帘、读温度计、打开电视频道等等。这种以前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可能未来一两年就会实现。
讲了这么多,虽然我们从前年就开始特别关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但是这两年人工智能一下子变得这么热,我是有点担心、有点不太开心的,为什么呢?我这个人做投资喜欢“悄悄进村”,最好别人都不知道,就我能发现这地方有金子,这样是我最开心的。现在一下子广播出去了,所有人都来了,这我就有点害怕了。
一个是害怕刚才说的Face++的情况:一个初创公司,很优秀的公司,但是一下估值这么高,这怎么投呀?这样回报就没多少了。
另外因为炒得太热,吹鼓手太多,会造成很多滥竽充数的,选择项目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坎儿。
而且现在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媒体报道,我觉得都是标题党,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说人工智能可能会毁掉很多工作,以后会有大面积失业,然后因为大面积失业,贫富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大多数人找不到工作,穷得叮当响,只有少数人用机器人工作发大财。第二种标题党说,以后人工智能会控制人类,所有人会变成电脑的奴隶。
这都是瞎扯。人工智能最拿手的事情就是刚才这几件,图象识别、语音识别等等。刚才说到的汽车产业最热的是自动驾驶,汽车驾驶的核心就是视频信号的处理,视频就是声音加图象,只不过是动态的。
什么是人工智能做不了的?我认为是跨界知识。有社会学家做了一个统计,今天的社会对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最大?对哪个行业专家的需求最大?最后结论是,对专家、对某一个领域的专才需求量相对没有人们想象那么大,需求最大的其实是综合性人才。
通常综合性跨界人才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最大的。企业家、重要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是跨界人才。我们今天讲最牛的企业家,苹果的Steve Jobs,他不是一个专业人才,而是一个跨界人才,既是技术专家,又是营销高手。
电脑能做的事情,人工智能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专门、专业,越专门越专业它越厉害,像图象识别、声音识别这样的事情。但是你要让它跨界,让它又要懂怎么做营销,又要懂怎么分析图象,现在没有一个人工智能有这种能力。
还有什么人工智能做不了?就是带有情感因素、价值观因素的重要决策。
怎样赋予计算机情感,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讲到情感有一句话,电脑可能是有脑子,但它没有灵魂。灵魂意味着什么?灵魂这个概念是从宗教里来的,蕴含的意义就是对情感,对价值观有独立的判断。电脑最终会不会有情感,会不会有价值观?这个在哲学上都不会有定论,今天我们只能以怀疑的态度看这个问题。
我的判断是,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这件事情都不会有一个结论。我们什么时候要开始担心人类会不会沦为人工智能的奴隶,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社会?这个先决条件就是电脑有独立价值观的判断,电脑有独立的情感,但这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什么样的工作最“危险”?
哪些工作真的有可能会被电脑替代?我觉得是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比如说医疗行业的医生看X光片。厉害的医生就看每天看多少张,准确率多少。这些事情非常专业,而且非常繁琐,一天看看8个小时片子一定头晕脑胀。这样的工作在医疗行业会最先被人工智能替代,它太专业了,而且不跨界,没有情感因素,没有价值观因素。
回过头说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什么样的工作最危险?股票有技术分析,就是看图的,也有基本面分析,就是要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去跟这个公司管理层聊聊天判断一下。如果是看图的,量化的,机器最拿手,所以在座的如果是看图的,可能要担心了,电脑真的要来抢我的工作了。
的确是这样的,现在大量的量化系统就是用交易量的波动来做。但如果你是做基本面分析的,你要判断一个公司的文化是不是有战斗力,管理层是不是积极向上。这种带有情感因素的分析,电脑很难取代,所以如果你的基金如果是做基本面的,我认为你暂时是安全的。
我们做VC的,我的观点是我的工作挺安全。为什么呢?我刚才说要有价值观的判断、情感因素的判断,这真的是现在电脑看不见的,只有人能做。
比如我们有价值观判断。我做投资从头开始,就不投游戏,为什么呢?我觉得游戏害了青少年,让他们沉迷游戏中间,没有时间来好好学习,很多家长对这个都深恶痛绝,所以我不投游戏;
又比如还有一些创业公司,他做的这件事情,我对他们的正面效应是怀疑的,例如伤害动物(活熊取胆),这种违背我们社会价值观的,我不投。电脑、人工智能没有办法去做这种情感价值观判断,这种事情还是人来做比较好。
接下来讲几个我们碰到的案例。
医疗行业我认为最先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是读片子。放射科医生要小心了,我们最近就看到一个创业公司,非常厉害的团队,都是一流名校毕业,他们做的就是和CT配套的人工智能读片系统。
做盲测的时候,他们请来三个医生,第一个是北京医院最好的一个心脏科资深主任医生,第二个是北京协和医院,刚刚进医院不久的一个毕业生,还有一个是二甲医院很资深的放射科医生,再加上电脑,四方PK,给他们一些片子,然后做标注。最后的结果看两个指标,召回率和精确度,最后这两个指标排第一的都是人工智能。
这个结果预示着放射科医生真的要小心了。结果虽然很鼓舞人心,但是我说你们这个系统开发出来怎么卖给客户?怎么定价?预测销量会是多少?他说,我挖了一个在西门子工作20年做销售的,然后他组建了一个非常牛的销售团队,西门子是卖X光机、CT机的,所以医院的那些人都认识,这个销售团队会非常契合。
我说好,这个不错,那怎么卖呢?他说我就把这个软件作为一个工具卖给医院。我说你怎么定价?他说我20万人民币一套卖这个软件。
我一听他这么回答,本来非常激动想要投资的,马上就泄气了,为什么呢?
你们算一算账,20万一套。大家猜一猜全中国所有医院一年买的CT是多少台?正确的数字是2000到2500台之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泄气了,整个市场20万一套,我们假设每台CT机都搭售一套这个软件,销售额多少?4到5个亿。也就是说,就算所有的医院都来买这个机器,整个市场也只有4、5个亿,我就很失望。
问题出在哪里?他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工具去卖,如果不是作为一个工具去卖,是病人来看一次病收一次钱,那不得了,一套CT买过去一天要看多少病人?现在买断了,看一个病人和看十万个病人都是20万,所以这个商业模式很有问题。
我觉得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面临的很大挑战,就是怎么能够拥有可延展的收入模式。简单讲,就是你不能卖工具,你如果作为一个软件、一个工具去卖,那赚不了多少钱,不可能成为BAT这样的公司,你必须把收入模式从软件的方法变成服务的方法,像医生一样,看一次病收一次钱,而不是把这个医生买断了,一年看多少病人都收一样的钱。
最后讲一讲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我们风和投资的策略。
简单小结一下,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策略,是更加看重数据。因为现在人工智能的算法,我刚才说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些算法都有公开的支持,论文网上都有,很多开元的算法网上也都有,一个好的开发团队,花个半年一年的时间也就入门了。
最稀缺的是什么呢?我刚才说学习,学习是要有资料的,需要有大量好的、高质量的资料来让人工智能去学习,所以好的数据资料是人工智能创业最核心、最关键的稀缺资源。
再回到我们说的电脑读片这个领域,最重要的不是算法,也不是团队,而是你和大医院有协作关系,能够把整个医院的影像库拿出来作为机器学习的资料,这是可以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关键。
所以风和投资在选取投资项目时,最看重的是人工智能学习资料获取的能力,这是最核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