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6日世界产权日当天,今日头条又因版权问题被诉诸公堂。腾讯与搜狐以今日头条涉嫌侵犯所属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向北京海淀法院提交诉状,并就涉案作品索赔经济损失上百万元。在版权问题上,今日头条已遭遇多路知名媒体包抄。今日头条在流量吸引上已先于传统媒体、部分互联网巨头,但内容鱼龙混杂、屡陷版权纷争,暴露出巨头在资本与用户保护伞下的不成熟。

又陷版权纷争

腾讯和搜狐方面称,今日头条涉嫌侵犯作品版权和约稿版权,已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交诉状,目前相关起诉已立案百余件,要求今日头条立即停止对涉案作品提供在线传播,并就涉案作品索赔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在内的数十家主流媒体单位,在网络版权保护大会上,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中国搜索总裁周锡生在宣读版权联盟成立时强调,新闻作品是新闻媒体的核心资源和宝贵资产,先授权后使用,先授权后传播,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底线,也是版权使用的基本原则。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认为,新闻版权保护事业关系到新闻从业者的切身利益,事关新闻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日头条版权问题被起诉并非首次。自2013年底,新京报网、搜狐网、享有《广州日报》网络传播权的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长沙晚报》旗下星辰在线、《楚天都市报》等各类媒体机构都曾经与今日头条发生过版权方面的纠纷。去年11月,凤凰新闻还曾经以今日头条恶意劫持凤凰新闻客户端流量,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今日头条立即停止有违基本商业道德的恶意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2000万元。

此次面对腾讯、搜狐两家的诉讼,今日头条很快行动,将腾讯反诉至法院并称,腾讯天天快报曾多次侵犯今日头条的内容版权,海淀法院已正式立案。

北京商报记者就诉讼一事询问今日头条方面人员,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并未给予回应。

根据2016年底今日头条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资讯已经有70%以上来自头条号平台,包括传统媒体机构、政府、企业、个人在内的超过3.5万个创作者,另外不到30%的内容来自版权合作的途径。

艾媒集团董事长张毅分析称,腾讯、搜狐与今日头条之间的版权纠葛究竟孰对孰错还不能盖棺定论,侵权多少也很难讲,需要法院的判定。“内容资讯的版权互相之间多多少少都会有侵权的可能”。

快餐信息疲劳

版权纠纷解决仍然需要时日,但今日头条产品自身模式已受到质疑。“新闻的搬运工”今日头条一直以来的做法是从不同平台抓取内容呈现给用户,难以逃离媒体人和媒体平台的质疑。

今日头条也注意到抓取信息所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并多次强调,今日头条目前所有的稿源都是经过媒体正式授权的,另一方面,大张旗鼓地推广扶持头条号作者,这样一来,今日头条突然成了内容鱼龙混杂之地。

上班族小蒋(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前每天都会刷今日头条,总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时间长了之后,她发现越来越多重复、类似的信息让人提不起兴致。“有很多信息类似,标题让人好奇,每次看到内容有种被骗了的感觉。”小蒋说道,一开始很有惊喜感,但现在已经有些审美疲劳。

今日头条相信机器算法推荐内容不用人工编辑过滤的机制这也让平台内容因低俗无用引来争议。大量的标题党和猎奇党充斥着页面,机器推荐算法通过机械、固化的定式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多样内容的需求。信息碎片化并不等同于快餐信息重量可以不重质,类似内容的持续推送,自然会引发用户的审美疲劳和反感。

内容低俗、标题党、广告杂乱多的现象在今日头条上一直被外界诟病。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曾就这一问题表示,今日头条从来不主动推送低俗内容。他认为,媒体是有价值观的,但今日头条并非媒体,更关注信息的吞吐量和信息的多元化。今日头条不能准确判断某些内容是好还是坏,是高雅还是庸俗。

一面是用户的抱怨,另一面是内容创作者的焦虑。早期头条号的门槛并不高,并且凭借丰厚的利润拉拢了大批自媒体创业者。然而,如今买卖头条号、投机取巧赚广告收益、抄袭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钻进利益链中的“头条号经营者”甚至比苦心创作的自媒体们更容易得利。即使今日头条在管理方面开始加强力度,也很难杜绝这样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头条的内容生态里,积攒的内容越多,不可控的因素就越多,尤其是唯流量是瞻的模式很难逃离一个“俗”字。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等政府部门于日前约谈了今日头条,依法查处了涉嫌违规提供涉黄内容,责令限期整改。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机器算法的偏好问题都说明了今日头条内容监管着实欠火候。

新旧媒体围剿

目前,今日头条估值高达百亿美元,在资讯内容领域逐渐碾压多个新闻客户端。公开数据显示,2012-2016年间,今日头条年均新增1亿多用户,平均每月新增1000多万用户,至2016年10月底已积累至6亿用户,占据了中国移动手机的半壁江山。业内也因此流行着“互联网下半场,全看TMD(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滴滴)”的说法。

艾媒集团董事长张毅表示,内容应用的商业模式十分简单,就是广告。广告收入的多少全要看平台内容吸引流量的多少。

据了解,今日头条2016年前三季度收入已经达到60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越了新浪2015年全年广告收入,但是这与腾讯接近200亿元的收入还有很远的距离。

然而,广告利益的驱动开始改变今日头条。近日有消息称,今日头条被指涉嫌违法页面充斥不明资质医疗广告,广告法中严令禁止。

今日头条的迅速崛起在面临自身的问题之外还要承受多方面的竞争压力。巨头看到了个性化推荐的好处,纷纷入局并不惜重金着力经营,今日头条的差异化优势也越来越弱。除了图文资讯的拼抢,战火也已烧到了直播、短视频领域。

“互联网可能是到了下半场,但进入TMD时代言之过急。”在和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的一次对话中,张一鸣如是说。“移动时代过了高峰,下半场就是后手机时代。”他说,今日头条在上半场跑出来是因为当初各个公司都在围绕一些旧战场或过渡站场竞争,没有往前看。现在也是一样,它们倒回来跟今日头条竞争,可能会影响看新事情的注意力。

今日头条并不能一直淡定下去,“公司到了一定规模都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且越快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多,在内容领域竞争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张毅表示,不能否认今日头条吸引流量的能力,但在多元化内容布局方面人人都还有机会,直播、短视频等都需要资金、资源的积累,同时不能缺少产品规划运营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能力。内容市场很大,未来不一定是一两家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