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文奉上了第一期会议速递,满满的干货是否让你意犹未尽?今天继续奉上艺恩资本管理合伙人肖晗、叶蓉投资创始人黄历会议发言内容的分享。用数据和经验为大家解读2017年文娱行业新趋势到底怎么样?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肖晗:文娱投资数量不降反升,明年热点多
肖晗所在的艺恩资本主要依托自身的泛娱大数据平台,提供并购基金、财务顾问等业务。针对今年的“资本寒冬”现象,肖晗为大家数据出示了一组数据。从2016年初到10月份,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数量一共有3812起,相比去年下降了46%,大盘确实有些冷却。但是整个文化娱乐产业的融资数量一共有472起,比去年还多了一点。在得到融资的行业里,文化传媒排名第一,比重为14.8%,超过第二名近一成。
截至目前并购的数量整体下降了2%左右,但相比去年文娱行业的并购却增加了4%,可见即使是寒冬,整个文娱行业还是上扬的状态。尽管由于别的行业有可能有资金短缺,文娱产业也会受到影响。但与此同时资本也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会甄选出更加优秀的剧本和项目。并且会有更多的制作者更用心的投入到创作中,提供更好的作品,有益于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每次经济萧条期间,都是娱乐业快速成长的阶段。因为人们时间多了起来,开始寻求更多的娱乐和消遣。比如1929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但在1929年到1939年期间出现了很多经典电影作品,像《乱世佳人》、《蝴蝶梦》、《米老鼠和唐老鸭》等;1976年美国处于经济危机期间,出现了《大白鲨》、《教父》三部曲等;2000年经济泡沫破裂,出现了《指环王》、《哈利波特》等;日本从1980年开始持续了10年的经济泡沫破裂阶段,但现在我们还在看的许多著名动画片,都是那个时候创作出来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好莱坞在韩国市场占领80%的票房,但是金融风暴之后,韩国电影市场开始崛起,2004年6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来自韩国本土的电影。所以寒冬并不可怕,对于传媒行业或许是机遇,或给大家更多去施展自己的时间。
对于影视投资的出海原因,肖晗认为,“首先目前国内文化传媒板块资产的价格仍不是很低,而海外经济有下行趋势,很多资产变得比较便宜;另外人民币还面临贬值的风险,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的资产开始在海外配制。例如华策收购了韩国电影巨头NEW、万达购买海外院线以及国内影视公司收购好莱坞的一些独立工作室等。但是很多公司去海外看了很多企业,例如华谊,出手却并不多,这可能与国内传统影视公司并不具备与海外影视公司接轨的基因有关。例如江浙的一些影视公司,是后来才参与文化产业方面的内容制作的,决策层面仍比较传统。此外,国内外的制作方式和语言差异较大,真正国内外影视制作的整合难度还是很大。尤其像CAA这类艺人经纪公司,涉及到人的资源方面就更加困难了。可能最容易对接的仍是院线重资产方面,因为它属于强管理的产业,例如万达收购AMC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现在我们有了一批更懂海外影视投资和制作的归国人才,对国内外的行情和模式都更加了解,可能未来从资本层面一直到实业的经营层面,都会有更大的整合潜力。”
明年投资重点:院线重资产、新兴技术内容、编剧制片人等产业核心要素
中国的整个文娱圈其实就包含内容和渠道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很难垄断,因为创意能力分散在众多创意工作者手中。但是渠道方面的话,可以通过重型资产垄断来实现掌控话语权,例如院线投资,院线规模越大话语权越大。比如今年冯小刚跟万达的矛盾事件就印证了院线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目前头部中部的院线都很受投资人追捧,很多地产公司也在转行做院线。在13、14年的影视热潮时,影院没有那么赚钱,很多人慢慢退出了这个产业,因此现在有很多卖方存在在市场上。现在买卖方都较为活跃,可以预见之后这股势头会更强。其他方面,肖晗可能更加看好新兴内容与技术,例如VR,沉浸式体验的项目等。不过很多小的、新兴的模式还需要跟更多有资源的投资人、战略投资者去合作才能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就是产业核心内容要素的投资,例如优秀的制片人和编剧。在国外编剧的话语权十分重要,他们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未来国内也有这样的趋势,这些相关产业要素都会是明年的投资热点。
好的项目:自给自足验证市场需求,烧钱模式需获投资人信任
总体上,好的项目都会有市场需求,市场会直接给出回报。现在中国创业环境比国外的市场更加复杂,光有一个概念是不够的。现在资本市场对烧钱的模式是很谨慎的,除非真正找到了一个新的刚性需求。“先把渠道打出来,投资人也要看你是不是有这个市场需求。如果市场需求都没有的话,投资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回报,所以还是关注两个点,要不就是自己足够强,说明在什么时间内把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投资人愿意信你;要不就是满足需求,自己能从投资上得到回报。”
黄历:文化传媒行业投资方法论
肖晗刚才讲到的“文化传媒投资中,能投渠道比投内容要强得多”得到了叶蓉投资创始人黄历的强烈赞同。叶蓉投资是一家主要面向文化传媒进行投资的公司,创始人黄历还是从知名律师转行做起了投资人。接下来的分享中,黄历从三个角度总结了自己今年的投资战略。
一是投资与科技的关系。黄历认为投资需要看跑道,跑道怎么来就需要看技术发展。而文化传媒的投资逻辑是从人的信息交付逻辑去看,这主要就包括了文字、语音、视频和多感官这四类。就过往投资来看,文字类产品早就出现了微博,而语音类则有喜马拉雅等各种APP,视频类有爱奇艺,短视频有快手,同时视频领域又出现了现在较为流行的直播,而多感官的VR今年也火过一轮。黄历认为,从投资机会上看,每一次技术带来的平台或者是渠道的机会,到今年都已经消化完了。平台级别和渠道级别的投资机会今年全部已经没了,现在主要看基于这种平台和渠道或者这种新的形式是否存在内容上的投资机会,比如60秒语音的逻辑思维。至于上半年大火的VR,他认为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内容可以大规模商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能大规模的爆发。而直播平台的大热也正是得益于技术的支撑,4G的流行与wifi的普及又产生了移动直播平台。直播平台获得投资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合作,要出产品。所以,他认为可能要从创作上来看投资机会。
二是文化投资产生的变化。谈到国内票房增速的减缓,他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去年增长与补贴有关系,比如用流量或者移动数量来补贴;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提高和资本运作模式。2014年开始,很多资金进入电影的项目体系,这些资本都来自其他产业,比如房地产。他们运作的基本方式是投钱,通过票房补贴和上市公司的方式来实现盈利,这种方法如今受到了监管机构的干预。而明年的一个特点是市场上有很多大片,而国内不断投资导致每天出现新的出品方、新的公司和新的项目。但是,做电影宣发和宣传的公司业务量就只是高度集中在4到5家公司,可以从宣传公司的签单量大致判断未来12个月电影的公映情况。他认为,明年的票房情况可能比今年差得多,因为大片的竞争很厉害,会导致明年国内大片项目投资的一个低潮,这也是面向好莱坞的一些机会。同时,黄历也提到电视台业务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他说到一份报告,明年广告全国总体投放量会低于一千亿人民币,这就导致除了排名前十的卫视以外,可能别的电视台都没有能力再去投节目,或者是买剧。这会产生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
三是政治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这一因素可能在别的市场里不太重要,但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国内排第一位的因素。黄历举了对韩投资的例子,比如上半年对韩国的电影包括股权投资非常多,但是后来出现了黑天鹅,因此也要求投资人不断提高敏感度,这也是文化行业投资与其他行业投资区别比较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