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报废量年均增长20%,预计到2020年电子产品每年报废数量将达到1.37亿台。尽管家电报废量在激增,但正规回收拆解企业却都喊“吃不饱”,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大多数得靠国家补贴来维持运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情况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量报废家电没有进入正规回收渠道,而是流入二手市场,然后再度“被超期服役”。媒体调查发现,城市里活跃着许多家电回收“游击队”,他们走街串巷,低价收购废旧家电之后卖给二道贩子,后者再经过简单翻新提价,除一部分卖到乡下外,更多的是卖给城市里的租房者。如今由于房价不断创新高,我国租房者数量日益增加,而出租房里的电器产品主要是作为过渡性使用的二手家电。这就使得二手家电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二手家电市场如今更是找到了新的渠道。在网上搜索“家电回收”,就会出现高达数百万条相关链接,“免费上门回收”“高价家电回收”等各种广告比比皆是。网络营销专家认为,废旧家电回收公司的困局主要在于二手市场的不规范运作,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废旧家电回收体制的不健全。政府除了用补贴的方式来拉动市场的积极性,还应该注意理顺整个废旧家电的管理,包括企业强制回收、设立回收网点等,只有制定好规则,才能让家电回收体系步入正轨。

显然,不是“游击队”和二道贩子有多精明,而是正规渠道不给力,既不畅通也缺乏吸引力。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政府对各类废旧家电的基金补贴标准为:电视机85元/台、电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房间空调器35元/台、微型计算机85元/台。补贴少,收购价肯定会低。而二道贩子卖一台旧空调至少可以赚200元,这就使他们有了提高收购价的空间。没有价格优势,“正规军”自然就干不过“游击队”。显然,要是能像“游击队”那样进门入户回收,而且回收价格合理,正规回收企业就不会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对进入报废期的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因给价太低舍不得卖;对那些只是被换代下来远未到报废期的半新甚至七八成新的家电,他们就更期待卖个高价了。而如今这类家电的回收问题也变得日益紧迫起来。一项关于高端家电消费偏好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购买高端家电是基于更新换代需求。现在的年轻人消费更加追求个性化、人性化和多元化,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新产品来提升自己生活的舒适度或满足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往往对新技术产品有比较强烈的更新需求。在这种需求推动下淘汰的产品大多还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及完好的外观,这就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回收处理方式来完成产品的汰旧换新。

针对我国家电市场面临的迭代路径缺失问题,一些回收企业和家电企业正在探索新的回收路径。据悉,现在多元化的回收模式已经开始不断出现,比如绿色消费+绿色回收、互联网+分类回收、两网融合回收、企业资源计划回收等。2015年7月,格林美在武汉试点推广“互联网+”平台——回收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做得有声有色。其O2O平台中包括有当前社会普及度极高的APP、微信、网站和400电话。消费者若需要出售废旧物品,即可通过APP等方式呼叫附近回收哥上门回收;任何人均可通过认证、培训等正规流程加盟成为一名“回收哥”;所有废品价格公开透明,回收物品将被直接送到正规环保处理企业进行处理。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在尝试通过逆向物流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回收渠道。比如九阳推出了消费置换补贴计划——当用户购买升级产品时,可使用任意品牌豆浆机换取不同金额的置换补贴,而且补贴方式多样,线上线下均可方便领取。九阳对于回收来的产品,一部分做拆解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另一部分使用功能未受损、表现良好的回收产品,则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在保证品质和安全的情况下赠送给有过渡性使用需求的用户。

当然,实现家电产品的绿色回收及最大价值的再利用,光靠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靠政府的推动及广大消费者的配合。就政府而言,要出台能够发挥更大促进作用的政策,并拿出更多的财政补贴,增强吸引力;就消费者而言,要形成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对废旧家电要学会“断舍离”,让它们及时“退役”,进入到合法正规的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