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无人零售行业便传出两起融资的消息。办公室自助零售企业“果小美”在近期完成超过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蓝驰创投和IDG资本领投,峰瑞资本跟投。一个月之前,IDG资本已经投资了果小美数千万元人民币。
另一个入局的则是原大众点评COO吕广渝创立的猩便利,该公司宣布完成超 1 亿元天使轮融资,由光速创投领投,美团点评创始人张涛、王兴、叶树蕻、王慧文也在投资人名单中。
与果小美专注于办公室场景不同,猩便利会发力新型便利店。值得注意的是,果小美是原阿里巴巴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复出后的创业项目,公司总部设在成都。吕广渝2004年时也在阿里巴巴B2B任职,2015年加入大众点评网。
目前入局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堪称豪华,但是上述模式与传统的自动售货多有雷同。“投资肯定是对人和商业模式都看好。我们的判断还是基于人、货、场,要看在这三个维度下,哪些新零售模式发展潜力最大。”蓝驰创投中国执行董事吴佳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办公室场景下的无人货架模式,有快速增长的潜力和空间。
不过,他也认为,在拓展场景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都是细节的完善和优化,这一点往往是传统互联网人比较缺乏的,毕竟“魔鬼在细节。”
巨头出击
无人零售概念被推到台前,其实不过短短三个月。7月7日,阿里巴巴在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推出阿里无人超市“淘咖啡”, 它是一家集购物与餐饮于一体的无人店。
彼时,阿里巴巴官方一直表示,只是一次试验,无人店并没有商业计划表。不过,蚂蚁金服在无人零售上的试验走得更快。9月1日,蚂蚁金服在杭州市与肯德基共同落地“刷脸支付”。这是刷脸支付从线上走到线下,首次落地到场景消费中,也为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金融支付、无人零售等领域奠定了基础。
在吴佳捷看来,移动支付、即时配送等基础设施趋向成熟,使零售模型有了适应新时代的新组合。“果小美使美食从欲望到满足的距离,从30分钟缩短到1分钟,这里面会滋生出巨大的商业机会。”
据悉,果小美通过货架出售商品,消费者通过移动支付宝完成购买。后台可以根据销售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网点人群的消费习惯,并通过自有物流及时调整商品和补货。
与传统的办公室自动售货机相比,果小美升级了支付体验,并积累了大数据。果小美创始人、CEO阎利珉表示,把便利货架搬到办公室里去售卖快消品,这仅仅是无人零售的上半场。“我们更关注办公室这个场景的价值。可以用较低成本,获取高价值用户流量。然后将这些流量汇聚起来,做很多更有价值更有想象力的事情。”
在他的设想中,足够量的自助货架网点,甚至可以创造一个“果小美版聚划算”,最终将场景拓展到更多SKU、更高客单价的模式上。
目前,果小美成立近3个月,在成都已经进驻服务了近千家中小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分众传媒、微盟等公司。目前,公司尚未开始向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拓展。
地推速度是关键
与阎利珉相比,吕广渝在线下地推似乎有更足的经验。他曾任原美团点评到店综合事业群总裁,其他团队成员包括日本罗森资深副总裁晓村先生。
《2017 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接近 10 万家,而日本和美国在去年已达到 10 万家门店,国内的人均便利店拥有数量远低于日本和美国。
2个多月时间内,猩便利的无人值守便利架覆盖到了阿里巴巴、携程、百度、中国移动、猎聘网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及 500 强企业如强生、中国平安等。
行业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除了缤果盒子之类的无人便利店,无人零售企业正在抢占更多细分的垂直场景。有新的形式诞生,也有创业者在离场。一名不愿具名的创业投资人林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办公室一组无人货架成本大概在200-300元,整体铺开成本需要1000元。再加上流转的商品约需要2000元资金,负责BD的人员成本估计在200元左右。
“一组货架成本远高于目前披露的成本。项目的关键问题是,商品损耗很难控制,推广速度也很难把握。另外,商品流转率的问题,也会额外增加运营成本。”当时做办公室无人货架,也是看中它自带流量,不需要为了拉动用户付出额外成本。“林先生进一步解释。
地推的力度几乎决定了项目的成败。林先生创业一年多时间,由于向投资人承诺的货架铺开数量,与团队最终落地的数量差别太大,该项目无疾而终。林先生预计,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用户习惯的培育,会加快办公室无人零售的发展。
毫无疑问,无论是巨头还是新的创业者,涌进无人零售领域都是看中了行业存在的增量市场,以及比线上更低的获客成本。然而,如何真正进行零售模式的改造和升级,对任何入局者的整合能力都是考验。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 如前的无人零售技术还不够成熟,整个无人零售领域都还在探索开发一套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目前仍有很多中老年人以及一些中小学生尚未开通移动支付功能,有些甚至还没有进行过互联网实名认证,这会导致用户的流失。“从办公室场景入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教育的问题,创业公司要想做到规模化并盈利,还需要一两年来培育市场。”